传统家具行业开始面临变化。此外,60%的制造商在宏观银根紧缩、房地产购买限制政策和出口持续低迷的边缘挣扎;在此,达芬奇事件的风暴给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,使这个8700亿美元的巨大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。家具行业的重组浪潮来了吗?为此,我们采访了中国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、广东家具行业协会副会长、联邦家居董事长杜泽华,分析了家具行业的发展前景。
从家具到家
羊城晚报:LV这个包没有皮革,但可以卖出数万元。虽然它属于过去的传统服装皮革行业,但由于其巨大的附加值,它已成为奢侈品的代表。这对同样属于传统行业的家具行业有什么启示?
杜泽桦:说家具行业的门槛低更多的是指山寨制造,对现代家具来说应是误读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家具已经走向了家居时代,具备了灵魂的因素。一个家庭的家居配置,和人们的活动空间、成员组成、生活习惯息息相关,有着属于这个家庭特有的灵魂依附。
此外,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,单一家具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功能和风格要求,人们对房间的关注也从客厅扩展到卧室、书房、厨房等整体区域。这就要求整体风格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,只有掌握精神层面,才能提高产品的气质和内涵。
行业洗牌只是时间问题
羊城晚报:今年可以说是家具行业发展的关键一年。生活环境的恶化会促进行业重组的到来吗?
杜泽华:家具行业产值8700亿,但最大企业产值只有几十亿,不到1%。没有绝对强势的企业,洗牌和行业集中只是时间问题。
然而,有两种转型,一种是被动转型。目前,紧缩的宏观环境将继续2-32000年,与家居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也放缓,导致60%以上的制造商在亏损的边缘挣扎,20%的企业一直在亏损。由于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,大部分都是低端制造、抄袭或无自主品牌OEMOEM企业将在大风大浪中被淘汰。
另一种是积极的转型。对于具有长期发展规划的强大企业,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产品、快速物流、完善的分销网络;其强大的财务实力可以抵御政策和外部风险,在行业整合重组中容易脱颖而出。
达芬奇事件成分水岭
羊城晚报:达芬奇事件激起千层浪潮,使家具行业成为近年来媒体关注的热潮。业内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。这一事件对整个行业有什么影响?
杜泽华:从过去进入行业的门槛很低,制作家具的方法也很传统。到目前为止,消费者已经开始追求品牌意识,这表明消费者也需要安全感、价值感和荣誉感,这也是品牌意识的觉醒。
羊城晚报:联邦家居作为行业领导者,在转型发展思路上有哪些思路?
杜泽桦:在以OEM从珠江三角洲开始,许多企业开始有转型意识,从制造业开始,在积累了部分资本后,开始寻求变革。传统的制造业主要是产品生产,然后寻求经销商覆盖分销网络,在终端商店销售产品,完成产品循环。
但联邦家居颠覆了这一传统。首先是研究和寻求消费者的消费者需求,寻找网络庞大的终端布局,建立自己强大的物流网络。当消费者需要某一类别的产品时,他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产品销售。为此,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世界,在山东临沂建设北方总部,呼应南方现有基地,最终在全球经济复苏完成战略布局,使联邦能力和市场反应速度,让经销商能够更快地响应终端客户的需求,甚至三、四级城市产品也能在3天内到达。